辊脊检测摘要:辊脊检测是工业制造中确保辊类部件性能与安全性的关键环节,主要涵盖几何精度、材料性能及表面质量等核心指标。检测需依据国际及国家标准,采用精密仪器对尺寸公差、硬度梯度、金相组织等参数进行量化分析,适用于冶金轧辊、造纸辊筒等多种工业场景的质量控制与失效预防。
参考周期:常规试验7-15工作日,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1. 几何尺寸精度:轴向直线度≤0.05mm/m,径向圆度公差±0.02mm
2. 表面硬度分布:表层硬度HRC 55-60(淬硬层),芯部硬度HB 280-320
3. 金相组织分析:马氏体含量≥90%,残余奥氏体≤5%,碳化物分布等级A级
4. 表面缺陷检测:裂纹深度≤0.1mm,凹坑直径≤2mm且间距≥50mm
5. 残余应力测试:表层压应力200-400MPa,梯度变化率≤50MPa/mm
1. 合金钢轧辊:冷轧工作辊/支撑辊/中间辊
2. 铸铁复合辊:高铬铸铁离心复合轧辊
3. 不锈钢压延辊:食品级316L不锈钢镜面辊筒
4. 陶瓷复合辊:氧化锆基热喷涂耐高温辊道
5. 高分子复合材料辊:聚氨酯包胶传动辊
1. GB/T 6402-2008《金属材料表面残余应力测定方法》
2. ASTM E18-22《金属材料洛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》
3. ISO 6507-1:2023《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》
4. GB/T 231.1-2018《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》
5. ISO 12108:2018《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》
6. GB/T 13298-2015《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》
7. ASTM E290-22《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标准方法》
1. Mitutoyo CRYSTA-Apex S 12016三坐标测量机(几何尺寸测量)
2. Wilson 574RS全自动洛氏硬度计(表层硬度测试)
3. Zwick Roell ZHU250液压万能试验机(三点弯曲强度测试)
4. Olympus 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(微观组织分析)
5. Proto LXRD残余应力分析仪(X射线衍射法应力检测)
6. Keyence VHX-7000数字显微镜(表面缺陷三维重构)
7. Instron 8862动态疲劳试验机(循环载荷性能测试)
8. Elcometer 456超声波测厚仪(涂层厚度测量)
9. Zeiss Axio Imager.M2m自动图像分析系统(碳化物评级)
10. Thermo Fisher ARL EQUINOX 100 X射线荧光光谱仪(成分分析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中析辊脊检测 - 由于篇幅有限,仅展示部分项目,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